用人單位和職工怎么預防職業病
核心內容:關于預防工傷和職業病,用人單位和職工有哪些義務權利?工傷保險不僅僅局限于工傷和職業病的救治和康復,工傷和職業病的預防也很重要。那么用人單位和職工應該怎么做,工傷保險制度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良性循環?
用人單位在預防方面的義務
工傷預防的責任主要在單位。根據《安全生產法》和《職業病防治法》的有關規定,用人單位在預防工傷事故和職業病危害方面的主要義務有:
(1)取得或者達到相應的安全、衛生生產條件;
(2)項目設計評估中需包括安全、衛生方面的內容;
(3)保證安全、衛生生產的資金投入;
(4)制定安全、衛生生產的應急預案和措施;
(5)負責安全設備的配置與維護;
(6)配備符合條件的安全、衛生生產管理專職人員;
(7)提供安全、衛生防護用品;
(8)落實特種作業人員的持證上崗;
(9)設置安全、衛生警示標志;
(10)進行安全、衛生生產的培訓教育;
(11)在上崗前事先告知職工有關安全、衛生危害的情況;
(12)做好職工宿舍的安全、衛生工作;
(13)做好特種設備、危險物的安全生產;
(14)對職工進行定期健康檢查。
職工在預防方面的義務和權利
在預防工傷事故和職業病危害方面,與用人單位相比,職工承擔的義務要輕一些。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職工在這方面的職責主要包括:
(1)遵守單位有關安全、衛生生產的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服從管理;
(2)正確佩戴和使用勞動安全、衛生防護用品;
(3)接受安全、衛生生產教育和培訓,掌握相關知識,提高安全、衛生生產技能;
(4)發現安全、衛生生產隱患,及時報告。
而職工在工傷事故和職業病預防方面的權利是全方位的,包括:
(1)參加工傷保險,依法享受相應待遇;
(2)有獲得生產危險情況的知情權;
(3)有批評、檢舉、控告權;
(4)參與單位的民主管理,有改進工作的建議權;
(5)有權拒絕違章作業和強制冒險作業;
(6)在緊急情況下,有權停止作業或者撤離作業場所;
(7)有獲得安全、衛生生產的教育培訓;
(8)有權獲得健康檢查、職業病診療、康復等服務;
(9)有權獲得勞動安全、衛生防護設備等。
職工發生工傷單位要及時報告
社會保險事業局提醒用人單位,職工發生工傷時,用人單位應當采取措施使工傷職工得到及時救治。對受傷較輕的,可以到本單位的內部醫療機構進行簡單處理;但對傷害嚴重的,應當將傷者盡快送到附近有相應處理能力的醫療機構進行搶救。
一方面,用人單位的搶救要搶時間,以滿足緊急救治工傷職工的需要;另一方面,用人單位在運送傷員時,一定要講究方式方法,運用科學的衛生防護手段和技術,使傷情得以控制,而不加重病情。此外,根據相關規定,職工發生工傷后,用人單位要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否則將受到相應的處罰。
上一篇:員工職業健康體檢指南
下一篇:密閉空間職業危害事故防治原則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
職業病知識排行榜
- 01職業性防治的操作規程內容?
- 02職業病賠償標準怎么界定?
- 03職業病診斷的原則是什么?
- 04新型職業病可以認定嗎?
- 05高危行業職業病怎么防?
- 06職業病病因及預防方法
- 072016職工申報職業病傷害的程
- 08 職業病診斷標準
- 09職業病的構成要件及特點
- 10高溫工作中暑算職業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