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鐵飯碗的組成
每年的公務員考試都是社會關注的熱點之一,素有中國國考之稱。這么多人趨之若鶩無非是因為是公務員崗位穩定、薪酬福利良好。那么究竟好在哪呢?讓我們來剖析一下公務員的工資組成。公務員的工資,是國家以法定貨幣支付給公務員個人的勞動報酬,是公務員勞動創造價值的貨幣表現,用以保障公務員生活消費支出的需要,激勵公務員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務。公務員的福利,是指國家和單位為解決公務員生活方面的共同需要和特殊需要,對公務員在經濟上的幫助和生活上的照顧。公務員的保險,是國家對公務員在經濟上的幫助和補償。公務員的工資福利保險制度,是公務員管理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行公務員制度的保障,是公務員制度各個管理環節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對于公務員具有保障、激勵和調節等功能。
一、 公務員實行職務與級別相結合的工資制度。
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改革公務員工資制度,將在堅持現行以職務和級別確定工資待遇辦法的同時,改變現行基本工資“四結構”制,而用職務工資和級別工資“兩結構”來構成基本工資,并進一步加大級別的激勵功能。
公務員職務與級別相結合的工資制度貫徹按勞分配原則,將體現工作職責、工作能力、工作實績、資歷等因素,保持不同職務、級別之間合理的工資差距,合理體現不同職務、級別勞動貢獻的差異,充分發揮激勵和導向作用。
公務員工資制度的調整也將建立正常增長機制,使公務員工資水平與國民經濟發展相協調,實現公務員工資增長的制度化、正常化。確定和調整公務員的工資水平,將主要考慮國民經濟發展水平、財政承受能力、企業相當人員工資水平等因素。公務員工資水平應與國民經濟發展相協調、與社會進步相適應。
二、公務員工資包括基本工資、津貼、補貼和獎金,各部分分別發揮不同的功能。將各項津貼、補貼和獎金均納入法律規定的工資范圍內使公務員工資的構成有了完整的定義。
地區附加津貼主要反映地區間經濟發展水平、物價消費水平的差異。國家對地區附加津貼實行分級管理,對各地的地區附加津貼水平進行宏觀調控。通過實施地區附加津貼,國家對地區之間的公務員工資差距進行有效調控,防止差距過大,逐步縮小差距。
崗位津貼是對在特殊崗位工作的公務員支付的額外勞動報酬。國家對崗位津貼制度實行統一管理。其他津貼、補貼和補助,是國家適應職務消費和福利等改革的需要,為提高公務員的改革承受力,對公務員進行的適當彌補。
年終一次性獎金是對公務員的工作表現和工作業績的獎勵,根據對公務員定期考核的情況發放。
三、公務員的工資、福利、保險都是公務員應當享受的待遇。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