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半受訪者不愿意多繳多拿養老保險
目前養老保險的最低繳費年限為15年,即必須滿180個月。隨著養老金并軌和延遲退休政策的執行和明確,養老保險改革已進入深水區,養老保險最低繳費年限成為業內參與改革問題討論人士的關注重點。如果養老保險繳費年限延長,你支持嗎?如果多繳多拿,你會多繳嗎?連日來,南都通過大粵網、西子論壇進行網絡調查,共收到1059份調查問卷。結果顯示,84.80%的受訪者稱自己已經買了養老保險。面對養老金繳費年限的問題,九成受訪者反對延長繳費年限,有三成以上受訪者表示會棄保,近五成受訪者表示會慎重考慮,如果不劃算或許會棄保。
數據分析
過半受訪者不愿多繳多拿
在參與調查問卷的1059名受訪者中,84.80%的受訪者表示自己已經買了養老保險,52.60%的受訪者稱家人也買了。75.73%的受訪者認為有必要購買養老保險,但略低于已經購買保險的人數。王小姐的母親退休后享受養老保險,每月能領近兩千元。較早下崗的父親之前沒有買,前幾年國家出臺了相關政策,允許補繳,父親讓她趕緊把這筆錢交上,期待滿60歲后享受福利。
購買養老保險后領取的養老金真的可以使老年生活有所保障嗎?64.31%的受訪者認為并不能完全滿足,34.84%的受訪者稱基本可以滿足退休生活所需。市民黃女士稱,領取養老保險的那筆費用最多維持基本生活,并不能滿足退休所需。“現在物價那么高,養老保險的錢當然不夠,只是每個月有了這一筆費用,生活有固定收入,不用增加兒女負擔。”
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某某表示,養老保險的激勵制度還做不到多繳多拿,繳費年限長短對養老金水平沒有十分明顯的影響。“如果養老保險是多繳多拿,你會選擇多繳嗎?”對此,有半數以上受訪者表示不愿意多繳。并且如果確定延長繳費年限,有三成以上受訪者表示會棄保,近五成受訪者表示會慎重考慮,如果不劃算或許會棄保。在一家保險公司上班的鮑鮑就稱自己不會多繳,“我寧愿選擇商業險,畢竟商業險對我一個人負責,社保對全社會負責。”也有個別受訪者稱,多繳多拿也要看比例,如果比例合理會考慮。
也有人認為在繳費年限上不能一刀切。一些人在社保繳費提出剛性要求的2000年時已經四五十歲,退休時繳費尚不足15年,補足15年已經負荷不小,延長最低繳費年限意味著他們還得多自繳。從事保安行業的老范說,希望國家對特殊人群可以考慮特殊對待,更人性化一點,有個緩沖期。
自延長養老保險繳費年限的消息傳出,不少人考慮這怎么保證退休生活呢。64.68%的受訪者認為存錢穩妥,46%以上的認為買商業保險或者醫療保險、投資固定資產或穩妥的理財產品是更好的選擇。市民小卡也有盤算過退休問題,他表示日后會購買商業保險或醫療保險,自己存錢投資固定資產或穩妥的理財產品,“養老保險只保障有飯吃,商業險可以讓生活更美好。”
建議
最低繳費年限實行“年遞增”
廣東專家陳某某表示,毫無疑問,養老保險最低繳費年限調整是客觀需要使然,關鍵問題是怎樣延長?要完善多層次的養老保險體系制度,比如最低繳費年限實行“年遞增”機制,并考慮行業實際情況,特別是兼顧弱勢群體的利益。在延長繳費年限的同時,還應在“多繳多得”的制度激勵上創新改革。
養老金雙軌制應盡快解決
廣東九胡律師認為,不管是推遲退休還是延長最低繳費年限,這種政策性的漏洞都要求民眾來單獨買單,但是養老金漏洞卻不是民眾單獨造成的。養老金出現漏洞,有以前政策的影響,也有養老金管理不善貶值等問題的影響,政府應勇于擔當。國資收益劃撥入社保、公職人員與企業職工的養老金雙軌制等問題應盡快得到解決,否則很可能會在勞動者心里留下自己是“被犧牲的一代”的印象。
上一篇:臨時工能否參加社保?
下一篇:什么是養老金入市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