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應對商業秘密侵權
2013-07-09作者:未知來源:未知
【核心內容】企業商業秘密被侵權了,怎么辦呢?怎么運用法律來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呢?下面給您介紹四種救濟方法。
民法救濟
民法上的救濟請求權就是基于合同或者侵權行為,要求違約人或侵權人承擔違約責任或者侵權責任。根據合同的約定,當事人如果違反了合同中相關的保密條款,即構成違約,應承擔違約責任。企業可以根據保密合同的約定,或要求商事仲裁或進行訴訟,要求對方賠償相應的損失,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如果有人實施了法律規定的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并給企業造成嚴重損害后果的,企業可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被告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和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
勞動法救濟
勞動者在合同訂立、合同履行與合同終止后,違反企業保護商業秘密的規章制度。勞動合同中的保密條款、保密合同或者競業禁止合同約定,給企業造成損失的,企業可以依據勞動法的規定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請求違反上述約定的勞動者承擔損害賠償責任。對勞動仲裁裁決不服的,可在法定期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行政法救濟
行政法的救濟主要是工商行政管理機關作為不正當競爭行為的主管機關,對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處理。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關于禁止侵犯商業秘密行為的若干規定》和《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行政處罰暫行規定》,當企業認為其商業秘密受到侵害,可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申請查處侵權行為,如侵權人侵權行為成立,其應當承擔相應的行政責任。企業因損害賠償問題也可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提出調解請求,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應當進行調解。企業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損害賠償。
刑法救濟
根據刑法第219條的規定,侵犯商業秘密給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或單處罰金;造成特別嚴重后果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如果侵犯企業商業秘密的行為比較嚴重,給企業造成嚴重損失,企業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刑事自訴或向公安機關控告,要求立案偵查。追究侵權人的刑事責任,并可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要求侵權人賠償相應的損失
上一篇:雇員受傷雇主要承擔責任嗎
下一篇:勞動爭議調解程序是怎樣的?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