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個人所得稅標準究竟是多少
大家都知道,每個月我們發的工資如果超過國家規定的個人所得稅起征點的話,就要繳納個人所得稅。而個人所得稅繳納的金額也不是自己說的算,而是要遵循國家法律法規的規定。個人所得稅率是個人所得稅額與應繳納所得稅之間的比例,2011年,國家將個稅起征點提高到3500元。那么國家個人所得稅標準究竟是多少呢?這個問題,小編為你解答。
【個稅計算公式】
工資個稅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工資薪金所得-“五險一金”-扣除數)×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個稅起征點是3500,使用超額累進稅率的計算方法如下:
繳稅=全月應納稅所得額*稅率-速算扣除數
實發工資=應發工資-四金-繳稅。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應發工資-四金)-3500
扣除標準:個稅按3500元/月的起征標準算
如果某人的工資收入為5000元,他應納個人所得稅為:(5000—3500)×3%—0=45(元)。
【稅率表】
稅率表一:2011年9月1日起調整后,也就是2012年實行的7級超額累進個人所得稅稅率表
級數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含稅級距) 全月應納稅所得額(不含稅級距) 稅率(%) 速算扣除數
1 不超過1,500元 不超過1455元的 3 0
2 超過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超過1455元至4155元的部分 10 105
3 超過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超過4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 20 555
4 超過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超過7755元至27255元的部分 25 1,005
5 超過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超過27255元至41255元的部分 30 2,755
6 超過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超過41255元至57505元的部分 35 5,505
7 超過80,000元的部分 超過57505元的部分 45 13,505
應納個人所得稅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扣除標準3500元/月(2011年9月1日起正式執行)(工資、薪金所得適用)
個稅免征額3500元(工資薪金所得適用)
注:
1、本表所列含稅級距與不含稅級距,均為按照稅法規定減除有關費用后的所得額;
2、含稅級距適用于由納稅人負擔稅款的工資、薪金所得;不含稅級距適用于由他人(單位)代付稅款的工資、薪金所得。
例如:某人某月工資減去社保個人繳納金額和住房公積金個人繳納金額后為5500元,個稅計算:(5500-3500)*10%-105=95元
稅率表二: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適用
級數 全年應納稅所得額 稅率(%) 速算扣除數
1、不超過15000元的 5 0
2、超過15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 10 750
3、超過3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20 3750
4、超過6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30 9750
5、超過100,000元的部分 35 14750
注:
1、本表所列含稅級距與不含稅級距,均為按照稅法規定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后的所得額;
2、含稅級距適用于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由納稅人負擔稅款的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不含稅級距適用于由他人(單位)代付稅款的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
稅率表三:勞務報酬所得適用(勞務報酬只對80%的部分征稅)
級數 每次應納稅所得額(含稅級距) 不含稅級距 稅率 速算扣除數
1、不超過20000元的 不超過16000元的 20% 0
2、超過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超過16000元至37000元的部分 30% 2000
3、超過50000元部分 超過37000元的部分 40% 7000
綜上所述,國家個人所得稅標準2011年修改為3500元,工資個稅是由應納稅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2012年實行工資7級超額累進個人所得稅稅率,如果是勞動報酬所得收入,只對80%的部分征稅,具體的分段標準本文都有說明。
上一篇:單位在什么情況下可合法的扣減工資
下一篇:薪酬福利政策有什么作用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