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的工資應該怎么計算
勞動者到公司上班工作,最主要的目的還是為了從公司獲取相應的勞動報酬,這樣自己才能養活自己、養活家人,而這里的勞動報酬通俗點也就是工資。那實踐中,應該怎么計算員工的工資呢?請跟隨小編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應該怎么計算員工的工資
1、根據勞動合同約定的工資、勞動者的出勤、績效考核得分以及加班情況計算;
2、月計薪日為21.75天,比如某員工工資2500元,滿勤24天,員工上班21天,則當月工資為2500/21.75*21=2413.79元;
3、法律依據《關于職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時間和工資折算問題的通知》
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
按照《勞動法》第五十一條的規定,法定節假日用人單位應當依法支付工資,即折算日工資、小時工資時不剔除國家規定的11天法定節假日。據此,日工資、小時工資的折算為:
日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
小時工資:月工資收入÷(月計薪天數×8小時)。
月計薪天數=(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二、計時工資
計時工資是指根據勞動者的實際工作時間和工資[3] 等級以及工資標準檢驗和支付勞動報酬的工資形式。
按照工人的勞動時間支付的工資,是資本主義工資的基本形式之一。在資本主義社會,工人出賣勞動力所得的工資,是由資本家按照勞動力這一特殊商品的價值支付的,工人按一定時間出賣勞動力,工資就要按一定時間來計量和支付,表現為日工資、周工資、月工資等。計時工資實際上是按照勞動時間支付的勞動力價值的轉化形式。
計時工資具有幾個特點:
1)直接以勞動時間計量報酬,適應性強;
2)考核和計量容易實行,具有適應性和及時性。
3)具有時顯的不足,即不能直接反映勞動強度和勞動效果。
通常員工的工資都是以月為單位進行支付的,對于少數高級管理或科技人才可能是以年為單位來支付勞動報酬,但無論是怎樣的方式,此時都應該搞清楚怎么計算員工的工資,畢竟這也是勞動者最關心的內容之一。要是出現公司拖欠工資等情況,勞動者可以采取法律手段來進行維權。
上一篇:暑假工工作待遇最低標準是多少?
熱點文章點擊
- 01工傷賠償標準2015
- 02工傷認定的情況、申請時間
- 03病假的天數是怎么計算的
- 04最新勞動仲裁申請書
- 05辭職的流程
- 062015年生育生活津貼標準如何確定